汪威在养殖场了解科学养牛技术推广进展情况。
【资料图】
今年的五四青年节,来自灵武市的青年汪威站在了北京的领奖台上。作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他的经历生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良好精神风貌。
在梦想的道路上勇敢追逐
汪威出生在灵武市梧桐树乡沙坝头村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毕业后他和大多数同学一样选择了城市里的工厂就业,当时一心想成为一名城里人。刚工作的近一年时间里,汪威觉得朝九晚五的生活太过规律,未来数十年的生活仿佛一眼就能看到头,如何度过自己还很漫长的青春,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就在一次回家探亲的时候,田野间散发的稻谷混合泥土的芳香,让汪威瞬间打开了心门,所有的迷茫一扫而光:原来,做一个“城里人”并不是自己想要的,骨子里还是喜欢土地,还是适合做一个农民,做一个有技术有理想的新农人。回到城市他果断辞职,再回到梧桐树乡的老家,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学习,发现当地畜牧业发展快但饲草料短缺,于是瞅准机会投身其中。
“年轻人从事农业要颠覆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要让科技融入农业当中去,少出力多收获,土地也能刨出‘金疙瘩’。”汪威告诉记者,他开始通过土地流转形式在村里推广种植小黑麦,以解决当地养殖场饲料短缺的问题。从2013年开始从事牧草种植,截至2020年,汪威自有的流转土地达3万亩,主要种植苜蓿、小黑麦和青贮玉米。此外,汪威还和周边农户签订了24000亩的种植订单合同。2020年,汪威向周边养殖场配送青贮玉米、小黑麦等各类优质饲草13万吨。通过饲草种植和配送,解决了当地养殖场饲料短缺的问题,保障了周边养殖场的健康发展。
如今的汪威已经从刚毕业时的白净,晒得黝黑。他成立的灵武市同心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已累计投资4000余万元,先后购置了旋耕机、收割机、植保无人机等农业大型机械152台套,为有需要的农户提供半托管或全托管的农业耕、种、收全程化作业服务,2021年共托管农田1.7万亩,在极大减少人力成本的同时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目前该公司的农机化作业率已达95%以上,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深耕农业做大做全产业链
通过牧草种植,汪威的公司向养殖业延伸,2019年作为第一批肉牛养殖户入驻白土岗养殖基地,目前有存栏肉牛1000余头。短短几年间,他已从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企业家。在发展壮大自身企业的同时,他还不忘带动周边群众一起致富,2020年共组织周边农户出动饲草运输车6000余车次,临时用工5800余人次,共计发放临时用工工资340余万元。采用“公司+订单+农户”模式,每年带动农户发展订单种植面积2万亩,订单联结带动农户2000多户,年均增收300多万元。
新时代的农民必须要掌握科学技术,汪威深知这一点,与宁夏大学农学院开展校企合作,成功探索出“小黑麦+玉米青贮”一年两熟复种模式,每亩可产优质小黑麦干草600公斤,优质玉米青贮饲料3.6吨,比传统一茬种植增产近40%,每亩增收800元。
此外,汪威还特别重视人才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2020年,与河北省农科院建立谷物研究基地,引进博士专家6名;2021年,从宁夏农科院引进草畜专家12名,与南京中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达成知识产权体系建设与人才引进合作协议。
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予年轻人又一次大展抱负的机会,汪威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率还比较低,农业发展空间巨大,只要将科技与农业巧妙结合就能在这片“蓝海”中找到发展机会。“作为青年人,敢想敢干是最大的优势,认准喜欢的行业并将其做到最好,是成功的制胜法宝。”汪威说,新时代拥有无限可能,年轻人只要有理想肯努力梦想就能实现。
记者 李鲲鹏
【责任编辑:闫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