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联合国宣称印度人口可能在刚刚过去的4月14日达到了14.25775850亿人,如果这一数字属实,则意味着印度人口正式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不难发现,该报道充满了“可能”、“如果”等推测口吻。为何联合国的发言如此缺乏底气呢?
(相关资料图)
因为印度的具体人口至今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根据联合国人口事务专员莎拉·赫托格的解释,上述数字只是联合国粗略的估计,不过考虑到印度人口快速的增长速度,以及中国不容乐观的出生率,印度人口超越中国显然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那么,印度到底有多少人呢?
如果拿着这个问题去询问印度相关官员,那么他恐怕会表情为难的顾左右而言他,毕竟距离印度上一次人口普查已经过了足足十二年之久了。毫不客气的说,在印度搞一次人口普查,绝对是“难于上青天”。
(一)印度早期的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这东西起源于1790年,当时随着世界资本主义的蓬勃兴起,一些资本主义强国逐渐意识到了人口的重要性,于是先后进行了人口普查。我们对人口普查并不陌生,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进行了七次人口普查,上一次是2020年,“大国点名,没你不行”的口号现在应该还有很多人留有印象。
印度上一次进行人口普查是2011年,至今已有12年之久,由于手上只有这份“老古董”数据,所以印度政府很难说清本国的人口状况。
印度人口普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5年,当时印度正处于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英国官员认为了解人口数据对于更好的统治印度是有益处的,于是对部分地区展开了人口普查。在1881年,英属印度政府第一次开展了覆盖整个印度的人口普查,此后每十年一次,延续至今。
1947年,印度推翻英国殖民统治走向独立,于1948年颁布《人口普查法》(CensusAct,1948)。1950年,印度结束过渡时期,成立共和国。共和国成立后,印度政府随即开始着手独立后的第一次人口普查。
客观的来讲,印度早期的人口普查工作完成的很不错,这和印度早期人口普查工作具备的有利条件有关。当时的印度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人口流动性小,基本只有一小部分贫农会四处打工,地方一线官员(尤其是税收官员)对自己所管辖的区域非常熟悉。
另外,英属印度政府此前已经开展过足足七十年之久的人口普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且运行良好的普查机制,这套机制被印度政府原原本本的继承了下来,配合上对辖区非常熟悉的一线官员形成了1+1>2的效果。各级官员直接深入各家各户登记造册,从而保证了普查的准确性。
以1981年的人口普查为例具体说明,在普查开始的前一年,也就是1980年,印度政府就会提前进行准备,根据各个邦的气候和位置进行分批的户口普查。
等到1981年2月,印度政府正式开始普查工作,这期间政府会雇佣一支总数达到125万的统计大军,根据前期准备好的资料进行挨家走访。调查人员需要做的不只是核实人数,还要询问各种问题,最终形成一份详细的报告。3月,统计工作结束,开始校对,在几周内这份报告就会完成。
1981年的人口普查与以往不同,这次大规模的使用了电子计算机提高工作效率。当时印度政府遇到的一个困难是各类调查表格、卡片、日期表等相关材料的印刷,这些资料预估需要使用1000吨纸,印度政府不得不动用了九个国营工厂以及十几个私人小工厂。
在政府层面,人口普查由家庭事务部负责,下设印度人口普查委员会,只有参与过人口普查并且有十八年以上任职经历的官员才有资格担任委员会主任。在委员会之下,印度各邦会指定一名官员作为邦人口普查委员会主任。在邦之下,各个村子和小镇会被划分成若干的统计区,每个统计区大概有600-700人,一个统计区需要指定一个统计员,这个统计员往往由当地的教师兼任。每五个统计员为一组,每一组派遣一个监督员。
这就是印度早期人口普查进行的方式,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工作,但由于印度政府的重视,这个工作完成的相当不错,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当然,对于现在的印度而言,人口普查工作越来越困难了。
(二)现在的人口普查
如今印度的普查方式并没有颠覆性的变革,大致上还是原本的老样子,但新时代的统计员面临着比前辈们更加艰巨的挑战。
首先,调查员们遇到的问题是语言问题。印度由28个邦组成,各个邦之间往往使用不同的语言文字,全国大大小小足足有上千种语言,其中国家官方语言有22种。但即使是所谓的“国家官方语言”,也往往只能在一个邦或者几个邦使用,其中印地语可以在北方等多个邦使用,只有英语可以全国通行,但掌握英语的往往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少数人。
所以,印度人口普查时需要准备的纸质材料必须使用十六种不同的语言印制,这也是为什么相关的纸质资料打印后会有1000吨之重。
其次是种姓制度,虽然种姓制度的影响在印度大城市已经有所淡化,但在很多农村地区,种姓制度还有相当的影响。种姓制度中最低等的达利特阶层(贱民、不可接触者)需要在村子之外单独居住,就连水井都不能和村民同用一口。其他村民也不会接触达利特人,因为会被“污染”。人口普查员基本都是当地人,往往是基层公务员或当地教师,对于这些人来说,接触达利特人成了不可避免的任务。
在农村地区,这些普查员需要克服的阻力是非常巨大的。譬如在得知他们接触过达利特人后,其他村民往往会对他们产生芥蒂。
这是种姓制度在微观层面上带来的问题,在宏观上种姓制度同样为印度普查工作带来了严重的问题。人口普查并不是简单的去统计人数,更要尽可能详细的了解人口状况,包括被统计者的职业、收入等等。 因此,在进行普查时,要不要查种姓就成了一个争议问题。
印度法律已经明文废除了种姓制度,但由于种姓制度的巨大影响力,印度政府还是对一些低种姓人(印度称“表列种姓”)实行了一些优惠政策。 因此,如果不统计种姓人数,那就无法落实这些优惠政策。 而如果统计种姓,则会引起那些反对种姓制度的人的抗议。 最终,印度政府只能拿出一个折中之计来——只统计被调查人是否属于“表列种姓”。
另外,和印度早期的情况不同,随着经济的发展,印度人口的流动性大大加强了,其中流动性最强的地区就是各个规模不一的贫民窟。这是普查人员需要面对的一个大问题。贫民窟既不是有明确范围的小区也不是村庄,它不断变化,而且建筑不一(窝棚、公寓、居民楼等等),每一天都有可能搭建起新的窝棚。普查员只能拿着最新的卫星地图仔细研究,甚至需要动用实时卫星与无人机来协助工作,这才能避免出错。
贫民窟的统计虽然困难,但毕竟没有性命之虞,某些特殊地区的普查员就没那么幸运了,譬如印度中东部的恰蒂斯加尔邦、奥里萨邦等地的偏远地带的“红色走廊”地区,这里活跃着反政府的纳萨尔武装分子,当地政府公务员时常遭遇袭击。在这里工作的普查员可以算得上是命苦过黄连,他们不仅要在绵延的山脉中走访部落,还要和反政府势力“打游击”,简直是“刀头舔血”。
另外一个问题是调研的多样性,随着印度普查工作的发展,需要普查员们的调查的内容越来越多,目前已经至少有足足29大类内容需要调查,其中甚至包括家中有无厕所(统计厕所运动的成果)等奇葩问题。
还有一些问题则是某次普查会具体需要面对的,譬如最近一次的的人口普查,也就是2010年进行的这次人口普查中最大的难点无疑是上千万“流民”的统计工作。
什么是“流民”呢?
由于印度至今没有自己的公民身份证,因此国内居民可以随意的迁徙。那要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印度公民呢?答案是政府注册机构提供的原始资料或者选民证、驾驶证、银行账户等资料。假定某人因某些原因丢失了以上所有资料,那么他就无法被证明是一个印度公民了,也就是所谓的“流民”。
印度“流民”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原本在农村有自己土地的农民,后来失去土地进城务工,或许压根没有注册过资料,或许丢掉了自己的资料无法补办。另外一类是来自国外的移民,这些人与当地人生养的子女同样没有身份证明,这两类人的总数已经达到了数千万之多。
以上这些重重的困难从来没有被真正的克服过,因此每次印度普查的结果都包含了很大的估算成分。
印度最近一次的人口普查号称是“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普查”,250万名普查员带着足足60万个村庄的卫星地图奔赴全国的各个角落,这次人口普查的特殊之处在于——这次印度政府首次采集了国内每名居民的指纹和相片。
调查内容包括宗教、出生地、永久和临时居住地、在某地居住时间长短、婚姻状况、教育程度、父母亲姓名、与家庭家长的关系、识字及受教育情况、住宅与相关设施、城市化、语言、迁徙、残疾、是否拥有银行账户和手机等等。 整个普查工作耗资近17亿美元。
(三)关于2021年普查
印度政府原本应该在2021年组织一次人口普查,但至今这项计划还在被推迟。印度政府给出的理由是——新冠疫情。显然这个理由现在来看不太令人感到信服。
根据印度政府1990年颁布的《人口普查条例》(CensusRules,1990)规定,各邦、地方政府必须向印度注册总署提供边界冻结后的人口详细信息,但是行政边界冻结日期距离最近一次人口普查不得超过1年。
2023年1月6日,印度注册总署办公室宣布将各邦冻结地方行政边界的日期从2022年12月31日延长至2023年6月30日。
那么,根据《条例》,印度最新一次人口普查最早只能在2023年7月后才能进行。但2023年印度将进行九邦选举,2024年则要进行下一届大选。
要知道,印度普查的主力并不是政府公务员,而是印度全国上下33万公立学校的教师(因为印度法律中规定教师需要在选举和人口普查时给予协助)。这些教师不仅得参加九邦选举和2024大选,还要在长达三五个月的时间里长期奔波的进行人口普查,毫无疑问,如果印度政府真的要在2023下半年或2024上半年进行人口普查的话,如何处理教师系统的“怨气”也会成为一大难题。
作者:未定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 地史馆 ]
地理历史不分家
用地理解释历史,用历史记录地理